主办单位:四川大学巴蜀全书编纂委员会  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 
首页 | 巴蜀全书 | 蜀学春秋 | 巴蜀文库 | 巴蜀资讯 | 巴蜀论坛 | 国学纵览 | 巴蜀文化 | 巴蜀名贤 | 当代学人 | 研究机构
  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巴蜀全书 > 编纂条例 > 正文

《巴蜀文献联合目录》实施细则

巴蜀全书  巴蜀全书网  2010-12-25     【字号 打印 关闭

      力图对巴蜀文献的历史和现状进行首次全面普查和系统考证,以目录方式揭示和反映巴蜀文献的历史和现状。《联合目录》将建立一种综合性体例,对2000多种现存巴蜀古籍的书名、篇卷、作者、版本、收藏等情况,进行揭示,方便读者使用。

一、步 骤
      (一)对巴蜀文献的曾有量、现存量、现有版本、收藏单位,进行系统调查;做到家底明确,心中有数。
      (二)编制《巴蜀文献联合目录》。
二、选  目
      (一)在《现存巴蜀文献版本目录》基础上,根据文献内容和现代需要,选录先秦到清末民初期间产生的重要文献2000种左右,复制全文,以备重点整理和研究。
      (二)重点选录足以反映巴蜀文化盛况,特别是“蜀学”发展阶段和特征的,由巴蜀学人(含长期流寓巴蜀)撰著的文献。
      (三)着力收集有助于研究巴蜀,由外籍作者撰写的主要反映巴蜀历史文化的著作。
      (四)兼收后人所编关于历史上巴蜀在政治、经济、民族、宗教、地理、风俗、文学、艺术等领域状况的文献资料。
      (五)对于上述文献的衍生性文献,如各类重要选本、注本和研究性著作,亦予以著录。
      (六)对巴蜀地区重要的金石文献、碑刻资料,择要介绍。
      (七)本次整理暂以汉文文献资料为主,民族文献资料也积极收集,有待条件成熟时整理。

三、撰稿内容
      《联合目录》采用综合方法,将其编撰成为内容丰富、信息比较全面、使用方便的真正的“联合目录”。主要包括:
      (一)作者:姓名、生卒年(括注公元)。
      (二)版本:现存主要版本,各本内容残全情况、版本优劣、名家题记、收藏印记等等。
      (三)收藏单位:本书在省内、国内乃至海外的收藏情况,一一注明各种版本的收藏单位。
 


【编辑:bashu】 【字号 打印 关闭
下一篇:《精品集萃》实施细则
上一篇: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《巴蜀全书》编纂条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